2025北京物化生602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2025北京物化生602分能上的大学有:暨南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南京师范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以下是一些可能适合此分数段的大学名单及录取分数线,供高考生参考!
2025北京物化生602分左右能报考的院校
院校名称 | 学科 | 批次 | 专业组 | 2024分数线 |
---|---|---|---|---|
合肥工业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599 |
陕西师范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98 |
北京工业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4 | 600 |
深圳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3 | 605 |
郑州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98 |
大连海事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3 | 602 |
中国药科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602 |
福州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98 |
南京师范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602 |
华北电力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607 |
辽宁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597 |
宁波诺丁汉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3 | 6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603 |
武汉理工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99 |
北京体育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597 |
东北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604 |
云南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601 |
暨南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605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597 |
陕西师范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3 | 607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604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03 | 600 |
北京体育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5 | 602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601 |
中央民族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6 | 601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600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607 |
河海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604 |
辽宁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3 | 597 |
南京理工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606 |
北京物化生602分左右能上的大学介绍
东北大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4473人,其中专任教师2792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海外院士4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14人,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5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0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4个。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7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00余人,博士生导师267人。专任教师中有两院院士11人(含双聘),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7人(领军人才5人、教学名师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1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3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及海外专家17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8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12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7人。1个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个创新团队入选“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1学科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支持计划”。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各类教职工1040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82人,副教授241人;博士生导师211名,硕士生导师241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80%以上。教师队伍中,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4个,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双聘院士10名,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名,阿根廷国家工程院院士1名,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9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先后有7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3人被列入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7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人被评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7人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8人获孙越崎能源大奖,6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多人荣获国际国内人才奖项及协会、基金资助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