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招新闻 \ 招考资讯 \ 正文

少年中国说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时间: 招考资讯

1900年,梁启超在流亡日本期间撰写了《少年中国说》。当时,帝国主义散布谣言,诬称中国为“老大帝国”。为了有力反驳帝国主义分子的荒谬言论,纠正国内某些人的自卑和崇洋心理,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尊自信,梁启超适时创作了这篇《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赏析

《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梁启超热情讴歌了少年的蓬勃朝气,指出在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已沦为“老大帝国”,他热切期盼“少年中国”的涌现,以振奋民众的精神。文章打破常规,广泛运用比喻,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它洋溢着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深厚情感和殷切期望。

全文在剖析和辨析“老大帝国”与“少年中国”的过程中,围绕“老大”与“少年”的核心形象展开了鲜明的对比。其中包括少年与老年人的对比、中国昔日强盛与当今衰弱的对比,以及“如若已老”与“并未衰老”的对比。

在每一组对比中,文章都大量运用生动的形象进行阐述,如将老年人比作“夕照”、“瘦牛”,将少年人比作“朝阳”、“幼虎”;将老朽之人为保地位比作乞丐捡到金锭;将老朽、少年与中国的关系比作迁居者、新入住者与房屋的关系。这些形象的对比不仅使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还让文章显得生动多彩,绚烂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