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贵州物化生500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2025贵州物化生500分能上的大学有: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西南医科大学、西安财经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成都工业学院、河北中医药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以下是一些可能适合此分数段的大学名单及录取分数线,供高考生参考!
2025贵州物化生500分左右能报考的院校
院校名称 | 学科 | 批次 | 专业组 | 2024分数线 |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 | 495 |
桂林医科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 | 495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96 |
大连民族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 | 498 |
成都工业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503 |
贵州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 | 500 |
湖南工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 | 500 |
河北中医药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 | 495 |
北京建筑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 | 502 |
西南医科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 | 505 |
遵义师范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502 |
长春理工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 | 505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 | 499 |
西安财经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 | 495 |
广东医科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 | 502 |
江苏师范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 | 498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 | 495 |
中国矿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 | 505 |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98 |
福州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 | 495 |
南昌医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96 |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96 |
河南理工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 | 497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 | 496 |
山东科技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 | 499 |
武汉理工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 | 497 |
广东工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 | 504 |
遵义医科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 | 495 |
郑州师范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97 |
石河子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 | 499 |
贵州物化生500分左右能上的大学介绍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18人,其中“双师”型教师400余人,具有正高级飞行员、教授、研究员等高级职称的教师600余人,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5%以上。他们当中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民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民航首届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国际民航组织专家组成员、民航特聘专家、四川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授、民航功勋飞行员和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形成了一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飞行技术、空中交通管理、航空工程等民航特有专业高水平师资队伍。
中国矿业大学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各类教职工3200多人。在1989名专任教师中,受聘正高岗位486人,受聘副高岗位862人,博士生导师473名,硕士生导师1387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12人,比例达81%。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6个。拥有15名两院院士(含外聘),10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6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5人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9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24人入选其他国家重点人才项目,5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2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3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3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5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4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第二届杰出教学奖,1人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人获得第二届科学探索奖,9人获孙越崎能源大奖,13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3人获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7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
北京建筑大学
学校名师荟萃、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1060人,其中专任教师664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6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5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25人,教授140人,博士生导师46人。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北京学者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0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杰出人才获得者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青年北京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高创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5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2人,百千万工程人才北京市级人选8人,北京市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入选者9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青年教学名师8人,北京市科技新星8人。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团队、北京市教委学术创新团队、优秀教学团队、管理创新团队等各类省部级团队3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