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招生代码是多少 附专业代码对照表(2025参考)
时间:
内蒙 大学介绍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学校代码是10135,这个代码在教育部官网发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可以查询到,在湖北的招生代码是F389,在新疆的招生代码是1112,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参考所在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代码。
内蒙古师范大学在各省招生代码是什么
各省的招生代码可能会因招生要求、招生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院校代码是指全国各高校在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类似于学校的“身份证号”,用于查询学校信息。 以下是2024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在各省院校标准代码,供2025年考生参考!
序号 | 省份 | 院校招生代码 |
---|---|---|
1 | 湖北 | F389 |
2 | 新疆 | 1112 |
3 | 天津 | 0830 |
4 | 吉林 | 1506 |
5 | 内蒙古 | 752 |
6 | 河南 | 3450 |
7 | 陕西 | 1806 |
8 | 江西 | 0171 |
9 | 湖南 | 1507 |
10 | 云南 | 1506 |
11 | 安徽 | 2141 |
12 | 甘肃 | 1379 |
13 | 辽宁 | 0135 |
14 | 黑龙江 | 1248 |
15 | 贵州 | 1711 |
16 | 四川 | 1509 |
17 | 海南 | 0380 |
18 | 广东 | 10135 |
19 | 重庆 | 1509 |
20 | 河北 | 1530 |
21 | 福建 | 3016 |
22 | 山西 | 1219 |
23 | 山东 | A135 |
24 | 宁夏 | 1524 |
25 | 青海 | 1365 |
26 | 广西 | 10135 |
内蒙古师范大学各专业招生代码
内蒙古师范大学不同专业招生代码是不一样的,以下是2024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各专业招生代码,以内蒙古为例: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招生代码 |
---|---|---|
1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23 |
2 | 交通管理 | A6 |
3 | 人力资源管理 | 8B |
4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G7 |
5 | 会计学 | 8C |
6 | 俄语 | B5 |
7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C3 |
8 | 公共事业管理 | 94 |
9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96 |
10 | 化学 | E1 |
11 | 历史学 | 71 |
12 | 哲学 | 65 |
13 | 土地资源管理 | G9 |
14 | 地理信息科学 | G5 |
15 | 地理科学 | G1 |
16 | 城乡规划 | GD |
17 | 学前教育 | 15 |
18 | 小学教育 | 17 |
19 | 工商管理 | 8A |
20 | 广播电视编导 | 51 |
21 | 心理学 | J1 |
22 | 思想政治教育 | 63 |
23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98 |
24 | 教育学 | 11 |
25 | 教育技术学 | 13 |
26 | 数字人文 | 26 |
27 | 数字经济 | 89 |
28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C1 |
29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H3 |
30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75 |
31 | 新闻学 | 52 |
32 | 旅游管理 | AA |
33 | 日语 | B3 |
34 | 朝鲜语 | R2 |
35 | 民族学 | 31 |
36 | 汉语言文学 | 41 |
37 | 法学 | 61 |
38 | 物流管理 | A8 |
39 | 物理学 | D1 |
40 | 特殊教育 | 19 |
41 | 环境科学 | E3 |
42 | 生态学 | F5 |
43 | 生物技术 | F3 |
44 | 生物科学 | F1 |
45 | 电子信息工程 | D3 |
46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D4 |
47 | 社会学 | 34 |
48 | 社会工作 | 32 |
49 | 科学教育 | RR |
50 | 经济与金融 | 87 |
51 | 经济学 | 81 |
52 | 统计学 | C4 |
53 | 网络与新媒体 | 56 |
54 | 考古学 | 73 |
55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G3 |
56 | 英语 | B1 |
57 | 行政管理 | 91 |
5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H1 |
59 | 软件工程 | H5 |
60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GF |
61 | 酒店管理 | AD |
62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67 |
内蒙古师范大学怎么样
现有教职工2071人(不含合作办学),其中专任教师1376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76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74%,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73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3.41%;有博士生导师117人、硕士生导师745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3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9人。2002年至今,入选及引进国家“长江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国家“万人计划”4人、国家级青年人才6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163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5人,获自治区“草原英才”项目资助86人(次)、团队15个。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先后聘请包括7位两院院士和5位学部委员在内的近560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任学校学术顾问、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