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海南物化生582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2025海南物化生582分能上的大学有:吉林建筑大学、忻州师范学院、湖北理工学院、黄淮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学院、山西农业大学、闽江学院、长春理工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等,以下是一些可能适合此分数段的大学名单及录取分数线,供高考生参考!
2025海南物化生582分左右能报考的院校
院校名称 | 学科 | 批次 | 专业组 | 2024分数线 |
---|---|---|---|---|
湖北科技学院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83 |
湖北民族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3 | 583 |
长沙师范学院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585 |
北方民族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82 |
宜春学院 | 综合 | 本科批 | 07 | 579 |
忻州师范学院 | 综合 | 本科批 | 07 | 581 |
西安文理学院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585 |
右江民族医学院 | 综合 | 本科批 | 03 | 579 |
蚌埠医科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85 |
新疆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584 |
信阳师范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80 |
山西农业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3 | 577 |
长春理工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85 |
湖北理工学院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579 |
广东药科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87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83 |
金陵科技学院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85 |
嘉应学院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78 |
河南农业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85 |
苏州工学院 | 综合 | 本科批 | 03 | 578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86 |
黄淮学院 | 综合 | 本科批 | 04 | 579 |
昆明理工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583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综合 | 本科批 | 05 | 577 |
南昌航空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586 |
云南民族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4 | 585 |
辽宁师范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81 |
云南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80 | 577 |
邵阳学院 | 综合 | 本科批 | 04 | 577 |
延边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80 | 585 |
海南物化生582分左右能上的大学介绍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18人,其中“双师”型教师400余人,具有正高级飞行员、教授、研究员等高级职称的教师600余人,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5%以上。他们当中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民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民航首届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国际民航组织专家组成员、民航特聘专家、四川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授、民航功勋飞行员和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形成了一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飞行技术、空中交通管理、航空工程等民航特有专业高水平师资队伍。
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现有教职员工3023人,其中专业技术岗位2582人。专业技术岗位中教学科研人员2017人,具有正高职称的507人,具有副高职称的675人,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1219人。学校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6816人,硕士研究生8159人,博士研究生1215人,学历教育留学生1545人。学校占地面积4363.64亩,分布于呈贡校区和东陆校区,公用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及信息化设备资产总值9.38亿余元,图书馆藏书382万余册。学校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云南主节点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
现有教职工1712人,具有正高级职称212人、副高级职称384人、中级职称558人、初级及以下职称558人,具有博士学位408人、硕士学位908人。学校现有全国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5人,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55人(其中:云岭学者2人、教学名师8人、文化名家5人、青年拔尖人才39人、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4人(其中:青年人才13人、产业人才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选11人,云南省级教学名师8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创新人才13人,云南省“四个一批”人才1人,云南省引进高端科技人才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