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各大学录取分数线:最低460分
时间:
江西 热门专业
在江西招生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大学有:安徽工业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理工学院、江西理工大学等大学。其中安徽工业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为:553分、其中广西民族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为:513分、其中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为:552分。
江西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各大学录取分数线
1、在江西安徽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53分、对应的位次为36826。
2、在江西广西民族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13分、对应的位次为72936。
3、在江西哈尔滨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52分、对应的位次为37602。
4、在江西江苏大学京江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75分、对应的位次为118259。
5、在江西江苏理工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32分、对应的位次为53939。
院校名称 | 招生方向 | 学科 | 批次 | 专业名称 | 专业招生方向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佳木斯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482 | 109485 |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528 | 57661 |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513 | 72936 | ||
南通理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460 | 136566 |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511 | 75112 | ||
河北工程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528 | 57661 | ||
江西理工大学 | (苏区专项计划)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543 | 44419 | |
南昌航空大学 | (国家专项计划)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558 | 33325 |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511 | 75112 | ||
山东科技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566 | 28090 | ||
安徽工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553 | 36826 | ||
湘潭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585 | 17556 | ||
西安工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卓越班) | 570 | 25764 | |
兰州理工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538 | 48603 | ||
江西理工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541 | 46078 | ||
广西民族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513 | 72936 | ||
长春工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523 | 62499 | ||
苏州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612 | 7350 | ||
江西理工大学 | (国家专项计划)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先进铜产业学院鹰潭)(第一年在红旗校区培养第二至第四年在鹰潭培养) | 544 | 43683 |
苏州大学 | (国家专项计划)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590 | 15247 | |
江西理工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先进铜产业学院、鹰潭)(第一年在红旗校区培养,第二至第四年在鹰潭培养) | 542 | 45216 | |
沈阳化工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524 | 61505 |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552 | 37602 | ||
江苏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582 | 18982 | ||
青岛科技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554 | 36121 | ||
铜陵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481 | 110738 | ||
常州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555 | 35412 |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491 | 98513 | ||
江苏理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532 | 53939 | ||
沈阳理工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金属材料工程 | 536 | 50290 |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
该专业所开设的主要研究方向:一是高性能金属材料,重点是大幅度提高实际应用量大面广的金属材料的综合性能;二是材料表面工程,以提高材料表面耐磨性、耐蚀性及赋予其某种功能或美观效果为主;三是超硬材料,以金刚石材料及其铁基触媒剂为主;四是先进纤维材料,以碳纤维材料的原丝及制品为主;五是功能材料,以能量转换(如电-热、声-电等)材料为主;六是生物医用材料,以人体缺损硬组织组织修复和替代材料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