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招新闻 \ 招考资讯 \ 正文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及开设院校 毕业后能干什么工作

时间: 招考资讯

在志愿填报时考生和家长就想知道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主要学习什么?下面我们就用详细说一下: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代码:081304、门类:工学、专业类:化工与制药类,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主要有:工程制图、工业生态学、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仪器分析与实验等课程。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

课程名称点赞数课程难易度课程实用性
工程制图-3分(1人)2分(1人)
工业生态学---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
化工热力学-4分(4人)5分(2人)
化学反应工程75分(6人)4分(5人)
仪器分析与实验---
石油炼制工程概论---
质量与能量平衡---
能源转化催化原理15分(1人)5分(1人)
能源工程概论---
化工厂生产实习-5分(1人)5分(1人)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英语-1分(1人)-
电工电子学实验---
可再生能源工程---
化工原理-3分(1人)4分(1人)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开设院校

全国开设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大学有78所,其中北京有3所、河北有5所、山西有7所、内蒙古有2所、辽宁有11所、吉林有1所、黑龙江有4所、江苏有4所、浙江有1所、安徽有3所、山东有3所、河南有2所、湖北有2所、湖南有1所、广东有4所、广西有4所、重庆有1所、四川有2所、贵州有2所、云南有1所、陕西有6所、甘肃有1所、青海有1所、宁夏有3所、新疆有4所。

院校名称推荐指数综合满意度办学条件满意度教学质量满意度就业满意度
北京理工大学-4.2分(12人)4.4分(13人)4.3分(12人)2.8分(12人)
北京化工大学4.5分(72人)3.3分(17人)3.1分(18人)3.6分(15人)2.5分(15人)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4.2分(13人)4.2分(13人)4.1分(14人)4.2分(13人)
华北理工大学--3.5分(2人)3分(2人)4分(1人)
河北科技大学-4分(22人)4.3分(28人)4.1分(19人)3.8分(19人)
唐山师范学院-4.9分(11人)4.8分(12人)4.9分(11人)4.8分(11人)
太原科技大学-4.2分(26人)4.4分(32人)4.4分(25人)4.2分(25人)
中北大学--5分(4人)--
长治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3.8分(13人)4分(23人)4.5分(11人)3.8分(12人)
沈阳工业大学-4分(2人)4.2分(6人)4分(2人)3分(2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4.6分(11人)4.7分(16人)4.8分(10人)5分(10人)
沈阳化工大学-4.8分(22人)4.6分(30人)4.5分(22人)4.1分(21人)
大连交通大学--3分(1人)--
沈阳师范大学-5分(1人)5分(1人)--
东北电力大学-3.2分(24人)3分(26人)3.1分(23人)2.3分(22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4.6分(89人)3.8分(21人)3.8分(20人)3.8分(19人)3.6分(19人)
燕山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4.6分(82人)4.1分(109人)4.1分(105人)4.2分(105人)3.6分(97人)
江苏科技大学-5分(1人)5分(1人)5分(1人)5分(1人)
中国矿业大学4.6分(123人)----
常州大学4.8分(32人)4.4分(7人)4.5分(14人)4.3分(7人)3.8分(6人)
浙江工业大学-4.6分(12人)4.5分(13人)4.6分(12人)4.5分(11人)
合肥工业大学-3.1分(10人)3.4分(16人)2.5分(11人)2.8分(10人)
安徽理工大学4.7分(141人)3.5分(64人)3.6分(68人)3.6分(62人)3.2分(60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2分(5人)3分(7人)3.2分(5人)3.2分(6人)
山东理工大学-----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毕业后能干什么工作

一、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考研方向

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二、能源化学工程相关专业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从业情况

一、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在校生期望从业方向

考研、化工工程师、石油/天然气技术人员、公务员、出国、化学技术应用、化学实验室技术员/研究员、科研人员

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已毕业人员从业方向

化学操作、化学分析、中学教师、化工工程技术人员、化学实验室技术员/研究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技术人员、普工/操作工、化学技术应用

三、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已毕业学生创业方向

暂无数据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能源化学工程、电化学工程及催化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新能源、能量储存与转换的理论基础;掌握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技术,燃料电池系统与氢能利用;电化学功能材料与能源储存转换技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利用途径;能在新能源的利用和转化领域内从事专业经营管理和科研开发;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电源与物理电源(燃料电池、锂电池、Ni-H电池、太阳能电池、生物电池等)的利用技术,学习能源材料与能源转换材料(储能材料、电极材料、光电转换材料等)的设计与合成,燃料化学与工程中催化剂、添加剂、高能碳氢燃料等新型燃料或能提高燃料利用效率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