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德州学院在山东招生代码:A448 专业代码及报考指南
德州学院在山东招生代码为:A448。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代码为:73、录取最低分为460分,旅游管理专业代码为:75、录取最低分为428分,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代码为:76、录取最低分为443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代码为:74、录取最低分为439分,化学专业代码为:6Y、录取最低分为447分,对于2025年有意报考德州学院的山东考生来说,了解德州学院的招生代码和专业代码是志愿填报的第一步。
德州学院在山东招生代码及专业代码
院校招生代码 | 学科 | 专业名称 | 专业招生代码 | 最低分 |
---|---|---|---|---|
A448 | 综合 | 环境工程 | 1C | 459 |
A448 | 综合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Y | 506 |
A448 | 综合 | 护理学 | 0M | 520 |
A448 | 综合 | 风景园林 | 1R | 510 |
A448 | 综合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73 | 460 |
A448 | 综合 | 材料化学 | 1M | 469 |
A448 | 综合 | 汉语国际教育 | 0P | 514 |
A448 | 综合 | 物理学 | 25 | 444 |
A448 | 综合 | 制药工程 | 1L | 476 |
A448 | 综合 | 思想政治教育 | 0R | 523 |
A448 | 综合 | 物联网工程 | 2D | 475 |
A448 | 综合 | 软件工程 | 39 | 480 |
A448 | 综合 | 商务英语 | 3A | 503 |
A448 | 综合 | 人工智能 | 1D | 475 |
A448 | 综合 | 生物科学 | 6Z | 447 |
A448 | 综合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9 | 484 |
A448 | 综合 | 纺织工程 | 1G | 464 |
A448 | 综合 | 环境生态工程 | 26 | 464 |
A448 | 综合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70 | 444 |
A448 | 综合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0L | 511 |
A448 | 综合 | 智能制造工程 | 0U | 474 |
A448 | 综合 | 数字经济 | 2E | 497 |
A448 | 综合 | 俄语 | 0N | 501 |
A448 | 综合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3E | 499 |
A448 | 综合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68 | 479 |
A448 | 综合 | 应用统计学 | 1U | 471 |
A448 | 综合 | 地理科学 | 0J | 514 |
A448 | 综合 | 会计学 | 1Z | 520 |
A448 | 综合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38 | 483 |
A448 | 综合 | 新闻学 | 0W | 511 |
2025年德州学院报考指南
转专业机会:除强基计划、艺术类外,大二至大四均可申请转专业,可先进入大类专业再调整。
注重专业选择与规划:提前了解德州学院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就业前景等情况,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学科优势和职业发展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避免盲目跟风报考热门专业。
关注特殊类型招生:对于符合德州学院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条件的考生,可积极关注相关招生简章和报名要求,把握这些机会,增加被录取的可能性。
合理规划志愿顺序:根据“冲、稳、保”的志愿填报策略,合理安排志愿顺序。将自己心仪且录取概率相对较高的专业放在前面冲一冲,选择录取概率相对稳定的志愿填在中间,最后用录取概率较大的志愿来保底,以提高整体录取的满意度。
充分了解招生信息:密切关注山东教育招生考试院和德州学院本科招生网发布的2025年招生计划、招生代码、招生专业及录取政策等信息,以便及时准确地填报志愿。
德州学院简介
德州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山东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校,是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坐落于山东省德州市。德州市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交汇区,是国家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是首都一小时生活圈和省会半小时生活圈城市,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
学校始建于1971年,前身是德州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德州学院。2006年在全国同类院校中首批、全省同类院校中率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获批山东省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获批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2022年成为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精准培育单位;202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省智慧教育示范校”“省教育国际交流先进单位”“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学校秉承“崇德启智,励志博学”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德院精神,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20余万名优秀人才。